|
|
海淀法院推出家庭教育课堂普及家庭监护及教育知识
|
|
2013-10-08 来源:中国法院网 【收藏本文】 |
|
|
为普及家庭监护及教育知识,切实预防和减少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在全国法院中率先开设“家庭教育课堂”,针对失职父母提供家庭监护责任及教育方法的指导,引导失足少年父母承担管教责任,并按照“优先尝试个案,逐步形成制度,务求活动实效”的思路逐步推进该项工作。
优先尝试个案 进行前期探索
今年春节前夕,海淀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范君与未审庭法官带领10余名家长到海淀看守所与失足少年们共度新春、共叙亲情,引导家长们反思以往家庭教育的失误,由此拉开了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序幕;6月7日,“家庭教育课堂”首次开讲,13位失足少年父母参加了活动,未审庭庭长游涛强调了“合格父母不是天生的;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等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法官妈妈尚秀云解读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并向家长赠送了《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8月2日,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海淀法院又联合海淀检察院,首次将授课对象扩大到被不起诉少年的监护人,为20余位触法、涉诉少年的父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并邀请人大代表到场;随后,海淀法院联合海淀区司法局、教委等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将授课对象从失足少年家长扩大到一般家长,为多个社区和学校的数百位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逐步形成制度 规范工作内容
在海淀法院积极倡导下,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检察院、海淀司法局、区教委与海淀法院达成《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并由海淀法院负责整合各单位资源,推动工作开展。《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推出了五种教育方式:一是聘请家庭教育或心理学专家进行持续性的个别辅导;二是每两个月一次以小团体辅导方式开设家庭教育课堂;三是进入学校、街道、社区、“中途之家”等基层组织,以大团体辅导方式或现场咨询方式,对一般未成年人父母开展一般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四是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以讲座、座谈会或亲子互动等形式,为探监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五是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微博等新媒体,在固定时间段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释法教育及疑问解答。据悉,由五单位联合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惠及辖区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是全国首创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
务求活动实效 争取多方支持
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他们不仅对法定监护义务有了明确认识,还学到了科学教子的方法,今后一定做“家庭教育课堂”的忠实的学员。人大代表们亦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法院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实用,形式新颖,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善举,建议将海淀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学校和社区,以此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全国妇联和北京市高院也对海淀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并提供了有关家庭教育的视频资料。中国法院网、首都政法网、《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
|
|
|
|
|
|
|
|
最新图文
|
|
|
最新要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