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媒体聚焦法院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哪些工作?↓↓↓ 
《南方日报》 2024年,中山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29565件,办结123087件,比上一年分别下降8.08%和2.83%;审限内结案率94.35%,同比提升9.92个百分点;诉前成功调解纠纷53050件,同比增长36.91%;未结案件同比下降54.62%,创近十年最低。市中级法院受理案件13894件,办结13096件。审判执行质效持续向好,全市法院共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荣誉48项。 
《南方都市报》 中山法院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大力支持“工改”“治水”,累计办理涉“工改”案件90件,涉案标的金额27.2亿余元,涉案用地2850亩,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工改”裁判工作指引46条,累计办理涉“治水”案件80件,涉案标的金额4751万元。

《广州日报》 中山法院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去年依法审结各类刑事案件7823件,判处罪犯8333人。其中,办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黄赌毒、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2740件,受理缅北电信诈骗案件48件65人。开展平安建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新快报》 中山法院通过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依法兑现胜诉权益、提供高品质诉讼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升司法为民水平。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全市法院去年妥善处理1.3万余件“家长里短”的民生案件。 《中山新闻》 (视频) 中山法院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聚焦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深化涉港澳专窗诉讼服务,完善跨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建涉外涉侨多元解纷品牌,深化大湾区区域司法合作,加强粤港澳司法文化交流,接待来中山体验内地法治的港澳学生210人次,“香山融+”文化交流融合品牌入选广东法院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事例。 
《中山日报》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中山法院主动对接中山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司法需求,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四新”经济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04件。完善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建立金融司法联席会议机制。坚持善意文明司法,成功促成南朗街道东都明珠商业广场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民主与法制网》 中山法院服务保障绿美中山建设,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83件。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环境资源司法行政协同保护,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建立“河湖长+河湖法官”工作机制、“法院裁决+行政监管”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累计判决侵权人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93.62万元。在横栏镇设立全市首个环资审判劳务代偿工作站,在沙溪镇凤凰山建立环资审判修复示范教育基地。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流域的生态保护,审结中央督办的符某贵等5人非法洗砂污染环境案,打击制裁破坏河道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