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间长?案件执行难?来回距离远?……海外侨胞在国内处理纠纷时,往往有这方面的顾虑,但随着涉外、涉侨司法服务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中山是著名侨乡,有100多万侨胞分布在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签订《关于“法侨共建”一站式多元解纷的工作意见》,建立健全“法侨共建”机制,为侨胞提供全流程解纷服务。 ▲双方签署“法侨共建”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近日,全市首个涉外涉侨家事调解服务站揭牌。市第一法院火炬开发区人民法庭与中山港司法所、中山港街道妇联、火炬公证处在博凯社区联合设立涉外涉侨家事调解服务站,联动破解粤港澳涉外家事调解难题。据悉,服务站致力于为博凯社区港澳人士及其他涉外涉侨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家事相关法律服务,包括纠纷调解服务、协助就纠纷事项达成和解、为居民提供法律、财产继承、子女抚养等方面的问题解答和指导。同时,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开展法律宣传和普及互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并设立法律援助项目,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支持。 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如何让港澳侨胞在面对家事问题处理困难时能够获得更专业、全面的处理指导,是我们建立这个涉外涉侨家事调解服务站积极探索的方向。” 
▲法官为社区群众开展普法讲座 市第一法院火炬开发区法庭赵会法官介绍,“此次与多部门联合设立涉外涉侨家事调解服务站,是火炬开发区法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项创新实践。我们将通过该服务站,建立横向与多部门连接,纵向与社区、村居对接的多元解纷机制,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努力将涉侨家事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法官在社区开展法律咨询 “在日常的调解工作和法律咨询服务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港澳人士和外国友人会有一定的法律需求,特别是涉及家事纠纷,两地的法律体系差异比较大。”博凯社区党委委员李泽源表示,希望通过社区家事调解服务站,能更好地帮助港澳人士和外国友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家事纠纷,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治理。 打造涉外调解专家团队 自2021年起,中山市委政法委和市中级法院联合出台《中山市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实施意见》,部署289位法官下沉286个村居,实现挂点联络全覆盖。挂点法官履行矛盾纠纷化解、参与村居综合治理、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指导人民调解等十项职责,至今服务基层群众近万人次。博凯社区挂点法官表示,此次揭牌成立涉外涉侨家事调解博凯服务站,将进一步聚合粤港澳三地最优调解资源,整合人民法官、调解专家、婚姻家事调解骨干等在内的涉外调解专业团队,输出最佳家事调解智慧,推动涉外调解创新发展。 
▲法官在社区开展法律咨询 “通过这个法律服务站整合一支调解人才队伍,有助于让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逐渐向社区基层下沉,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中山港司法所副所长何方表示。  
揭牌仪式后,香港、澳门、内地三地律师就财产继承、遗嘱公证等相关法律知识开展讲座,用生动的典型案例,宣讲家事纠纷中常用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