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锡五审判方式被誉为“人民司法制度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市中级法院印发《关于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提出25项工作措施,在全市法院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司法文化中一切为了人民、注重调查研究、就地化解纠纷、追求案结事了、倾听群众感受的精神内核,全面打造中山法院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窗口工程”和标杆工程,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为更好地落实“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提升“人民法官下村居”的服务效能,2023年5月5日,市中级法院民一庭启动“父母课堂”走进镇区村居系列活动。 本次“父母课堂”的首站为小榄镇。法官为本院涉讼的2对家事案件当事人、因家事纠纷到当地妇联咨询2对夫妻,以及10多名小榄镇各社区妇联专干、网格员、综治办调解工作人员等共20余人开展父母课堂。 
课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暨中院家事调解员从儿童心理发展及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呈现未成年人在面临父母关系冲突下的心理全貌以及可能发展的行为模式,并给予“离婚后如何做父母”的建议指导。 

第二部分由市中级法院钟劲松法官,从法律的规定及立法精神角度诠释抚养探望的概念、关系,介绍家事纠纷保障未成年人利益的三大制度八项规则。 

活动现场,两对涉讼当事人在课后均现场达成并签署了调解协议。张先生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以及法官到我们住地的现场的深入调解,解开了我们的心结”。李女士表示,“父母课堂让我们开阔了思路,双方原来冲突的关系发生了质变,这样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省时、省钱、更省精力”。社区调解人员纷纷觉得深受启发,认为身临其境感受法官调解全程,为日常工作中有效化解矛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感到受益匪浅。 

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离异父母争抢、藏匿未成年子女等造成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尖锐问题,市中级法院钟劲松法官自2016年以来,牵头首创“亲子关系评估”、“子女抚养规划”、“量身定制探望方案”三大程序制度,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利益;2019年创建了“父母课堂”,将三项制度与专业的心理干预机制融合,集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及集中调解的新模式,推动90%以上涉子女抚养争议案件得到调解。 

市中级法院民一庭负责人葛贻环表示,“本次父母课堂进镇区活动,达到了‘为多名涉讼家庭就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暨集中调解、同时为基层调解人员集中传授调解经验’的多重效果,创新探索了家事案件诉源治理的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