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介 图片新闻 法官说法 信息公开 法观中山 裁判文书 法院公告 法院文化 网上视频  
文章 来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直面“两难”,中山中院院长谈


2025-08-22  【收藏本文


编者按

721日起,广东高院推出“直面‘两难’院长谈”系列访谈,邀全省中院院长直面痛点困境,分享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推进前端化解、做实实质解纷的创新实践,为提升审判质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广东法院智慧。

今天推出的是:中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廖万春访谈《立足“三个现代化” 精准化解“两难”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廖万春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给司法工作带来新挑战

关键词:投资创业、置业安家、社会风尚

问:中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中山法院在“案件总量大”与“定分止争难”方面,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廖万春: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随着湾区建设日新月异,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到中山投资生活热度前所未有。与之对应的是,相当数量的纠纷以案件形式涌入法院,给司法工作带来新挑战:

一是“晴雨表”效应持续显现。诉讼案件是地区经济活跃的“晴雨表”。随着中山GDP突破4000亿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自2019年收案数突破10万大关以后,中山法院近五年收案62.18万件,同比提升22.50%,收案数连续位居全省第五。随着打造“美丽中山投资热土”战略的不断深入,反映经济热度的金融类、民间借贷和买卖合同纠纷常年占据收案“榜单”前三位。涉企、涉商诉讼案件数量大幅增长,以市第一法院为例,每年新收商事案件逾4万件,涉诉的商事主体达5万至7万家,占据中山全部商事主体的10%左右。随着中山“宜业宜居”城市名片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才到中山置业安家,物业服务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纠纷也居高不下,近五年来收案数高达3.5万件。

二是“引航灯”作用有待增强。司法裁判是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发展的“引航灯”。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如审理的全省首例英烈名誉权民事公益诉讼案,唤醒了全社会对英烈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金银花”商标权纠纷案,释放“对碰瓷式维权说不”的强烈信号,这些案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对法律和道德起到了“风向标”作用。但要看到的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对法官的专业判断能力、定分止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更高水平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三是“连轴转”状态成为常态。案件总量长期高位运行,给本就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了极大压力,法官们长期处于“案件连轴转、办案不停歇”的工作节奏。上半年,全市法官人均结案237件,同比增长24.74%。近五年来,全市法院结案63.78万件,同比增长30.18%。每一件案件,都凝聚了法院干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智慧和汗水。


立足“三个现代化”

有力化解“两难”问题

关键词:理念先行、精准服务、提质增效

问:请谈谈中山如何应对两大难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廖万春: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指出,要“以司法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认为,当前的困难是阶段性的,是经济社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解决之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立足“三个现代化”,化解“两难”问题。

理念先行,以审判理念现代化做实定分止争。理念一新天地宽。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抓前端、治未病”“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等工作要求,深刻认识“定分”的核心在于严格公正司法,正确处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追求客观事实与确认法律事实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当事人主义与依法行使司法职责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止争”的根本在于实质化解纠纷,健全29项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依法实质解纷专项工作。上半年,中山法院办结案件7.63万件,同比增长21.52%;审限内结案率同比提升7.07个百分点,全省最优;反映群众认可、止息纷争的14项质效指标优于省法院设定的目标区间,以历史最佳审判质效回应群众新需求新期待。

精准服务,以审判能力现代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努力做到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就突出服务什么。我们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法侨共建”“坦澳相融”等涉外涉侨解纷模式,5个案例入选全省跨境纠纷典型案例,“香山融+”品牌获评全省法院创新事例。服务“百千万工程”,大力支持中山“工改”“治水”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工改”裁判指引46条,审理涉“工改”纠纷90宗,涉及标的27.2亿余元、土地2850亩。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制度,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推动“保护中小投资者”等营商环境指标稳步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主动对接中山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司法需求,与多部门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服务的中山模式”,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提质增效,以审判体系现代化践行“公正与效率”。“公正与效率”是司法的生命线,新征程上,我们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积极回应“效率”这一人民期盼,开展审判质效“巩固提升年”工作,以“一降两升三优化”3.0目标体系为牵引接续攻坚,获评全省法院2025年上半年综合提升审判质效综合优胜单位。做实服判息诉精细功夫,完善院庭领导阅核、“四类案件”管理等9项流程规范,上半年全市法院上诉率同比下降7.72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8.67个百分点。强化科技赋能,研发 “中山智破云”系统,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支持综治中心建设

做实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

关键词:党委领导、专业赋能、诉调对接、府院联动

问:中央政法委部署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中山法院在这方面工作有什么举措?

廖万春:我们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全省中级法院院长研讨班精神,按照市委工作部署,通过专业赋能、府院联动、信息共享等方式,积极融入全市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效。

坚持党委领导,促推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主动融入中山市“1+6+N”工作体系,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指导、社会疏导”为原则,以“系统化、精准化、法治化、智能化”为支撑,整合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全方位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全市法庭“常驻”方式,创新法官接待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巡回法庭等载体,推动纠纷从“终端裁决”向“全程化解”转变。

强化司法职能,加大诉调对接力度。对接综治中心,我们探索出一批“一站式”解纷特色品牌。如:坦洲法庭与综治中心建立“双向派驻”机制,打造“小事小区调、繁事社区调、难事镇街调”的矛盾纠纷分层化解体系。开发区法庭与南朗综治中心设立网上巡回法庭,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解纷模式。市第二法院与小榄镇共建“菊城和安”暖心驿站,内设速裁法庭,迅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今年以来,我们联动综治中心先行调解成功案件5414件,位居全省法院第一。

开展府院联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依托全国“总对总”网络,我们与住建、国资、金融等部门建立信息联通、处置联办、跟进反馈等机制。发挥司法大数据作用,如对物业、民间借贷等多发纠纷,通过司法建议、白皮书等形式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专业意见,为社会治理深度赋能。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作用,推动案例库、法答网等库网资源与综治中心互通共享,打造示范性解纷的“类案标尺”。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做实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蓬勃生机。


发扬“中山敢为先”精神

打造源头减量标杆工程

关键词:红色基因、枫桥经验、改革创新

问:中山因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而得名,其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广获赞誉。近年来中山法院在加强前端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请谈谈有什么创新经验?

廖万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发扬“中山敢为先”的创新精神,打造了一批前端治理的标杆工程。

红色基因铸魂。“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推行法治建设的重要创造。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构建“1+5+25”工作体系,以“人民法官下村居”作为创新载体,全市法官下沉286个村居,坚持亲临性调查,实质性化解纠纷,“夜调小区物业纠纷”等做法广获群众好评,获评“中山十大法治实事”。法官挂点联系的小榄绩东一、板芙里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枫桥经验”筑基。我们出台指导意见,把人民法庭“五个现代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掀起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热潮。五年来,中山各法庭得到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回应人民期盼、推动社会治理的先进典型,如火炬开发区法庭获评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坦洲法庭获评全省深化“1+6+N”体系先进典型等。今年上半年,全市7个法庭结案15638件,同比增长49.2%812日,翠亨新区法庭揭牌成立,开启了中山建设涉外、知产专业化法庭的新篇章。

改革创新助力。建成线上线下“调解超市”,设立8个专业调解工作室,将全市所有调解组织、600多名调解员纳入调解数据库,获评广东法院“抓示范促改革惠民生”重点改革项目。推动中山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落地及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动中山市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促进金融纠纷专业化、集约化、一站式解决。推动市委在全市推广多元解纷“同心网”工程,今年1月,获评全省法院综合提升审判质效“优秀工作机制”。

 
  打印】【关闭

最新图文
古香林里,与法“童”行!
直面“两难”,中山中院院长谈
3年发14份家庭教育指导令,这家法院如何推动“依法带娃”?
5年创新实践,“法侨共建”迈入3.0
最新要闻
·委托他人买股票血本无归
·产后患抑郁症酿惨案年轻妈妈溺死亲
·利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4000
·女出纳侵占300余万炒金获刑
·轿车逆行撞的士驾驶人肇事逃逸
·顾客洗桑拿被盗22万余元财物
·男子不愿入传销组织被体罚致死
·保安厂内锤砸前妻后自杀
·抢劫遭抵抗杀死前雇主一“90后”
·热心救人者竟是肇事者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兴中道16号  邮编:528403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0760-88868294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值班室 :0760-88880600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1053359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