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法官能上门调解,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近日,在某橡胶厂经营者陆先生家中,一场特殊的调解让当事人激动不已。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向晓东通过“上门调解”成功化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困境中的企业争取到“重生”机会。 2025年1月,某银行因陆先生经营的橡胶厂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提起诉讼。案件看似普通,却因陆先生的特殊处境变得棘手:企业经营困难无力还款,陆先生本人更因意外摔伤双腿需依靠轮椅行动。该如何应诉?行动不便的陆先生一筹莫展。 
▲法官前往陆先生家中调解。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晓东当即启动司法服务绿色通道,提出上门调解方案,与书记员驱车前往陆先生家中。“你的双腿恢复得怎么样?”向晓东关切询问陆先生的康复情况。一句问候,让陆先生缓解了紧张情绪。调解过程中,在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后,向晓东从法理、情理多角度进行分析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银行同意延长还款期限,陆先生承诺分期履行债务清偿义务。“原以为打官司会让厂子垮掉,没想到法官帮我们争取到了重生的机会!”签署调解协议后,陆先生激动地表示。原告代理律师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这次调解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彰显了司法温情。”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既要守住法律底线,又要为困境中的企业争取喘息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向晓东表示,将坚持“如我在诉”理念、不断完善群众“家门口”诉讼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