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主办的“褒扬治理正能量,致敬发展高质量”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发布了《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调研报告》,来自全国政界、学界、商界的上百名代表参会,现场对珠三角各城的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进行集中展示、表彰。其中,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的“香山融+”粤港澳司法文化融合项目入选“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9大创新案例。 新闻媒体是时代的晴雨表、舆论的风向标。2024年南方都市报推出《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栏,截至2024年11月29日已推出45篇“微观察”,征集来自各地市民、网友的意见建议1000多条,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民生事项40多件,涉及50多家单位,助力各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山共有6个案例分别获得“优秀案例”“创新案例”“典范案例”,中山市委宣传部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贡献单位”。 中山又称“香山”,地处文化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同时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启蒙的摇篮,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中山法院借力地域文化底蕴,打造“香山融+”粤港澳司法文化融合项目。传承“红+”文化。大湾区率先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2021年起中山中院启动深调研,形成《“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传承价值》等一批理论成果,出台《关于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建立“1+5+25”体系,在7个法庭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站,创新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全市286个村居实现“一村居一法官”全覆盖,服务群众近万人次。 深耕“感+”文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服务体感力。深化“四个一工程”,中山中院开展深化港澳法律制度研究,发布涉外知识产权审判蓝皮书、涉港澳商事审判白皮书,强化海外知晓度。优化涉外审判工作联动,与深圳中院打造司法合作交流“深中通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港澳服务专窗,强化“智慧法院”体验,4个案例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 聚合“融+”文化。创新粤港澳司法文化交流融合品牌。聚焦湾区所需,中山中院打造“四维体验式普法”等十大法治文化品牌,加强跨境法治文化交流。市第一法院与香港、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签订合作协议,探索跨境法治文化交流新模式,打造“香山法雨”司法文化交流项目,全国首创的“港澳青少年内地法治体验点”被中山市定为全市两大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之一,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书写“侨+”文化。增强海外华侨对内地法治文化认同度。中山是孙中山的故乡,也是著名侨乡。中山法院将做好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的“侨文章”纳入法院文化建设规划。2021年,中山中院与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建立“法侨共建”法治文化交流和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市第二法院在华侨华人、外商外资投资、置业密集的南头镇打造“法院+商会”机制,近三年四次获得全国性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