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德龙凤碗” 资料图
古玩爱好者胡某将一只碗底印有“正德年制”的甜白釉龙凤纹碗以7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样爱好古玩的朋友陈某,可事后又认为该碗价值几十万元并向陈某追讨。但是,卖出去的东西再想讨回来,那就有点难了,为此双方还闹到了法院。近日,苏州园区法院成功调停了该起古董买卖纠纷,陈某自愿将碗退还。
觉得自己上了当,他想要回出手的藏品
2011年3月初,爱好古玩收藏的胡某将其收藏的一只甜白釉龙凤纹碗拿给朋友陈某鉴别。陈某是古玩界的资深人士,在瓷器鉴别方面很有权威,经其鉴别后称,该碗应该属于真品,但由于烧制出炉时存在瑕疵,且又可能是陪葬品,因此价值不高,估计市价也就在八九百元左右。
胡某听后认为既然是瑕疵品,价格又不高,那就失去了收藏的价值。且听说可能是陪葬品,觉得不太吉利,于是便以700元的价格将该碗出售给了陈某。
时隔不久,胡某在与一位古瓷收藏专家聊天时无意间提到了之前的交易。没想到老师傅一听,神秘一笑,对胡某说:“要是你那碗真是正德年制而不是仿品,且碗底带有冰裂纹,那可能就是真品啦,这种瓷碗存世量少,非常罕见,那可值好几十万哪,小伙子,你还是嫩了一点儿啊!”
双方闹到法院调解告终,艺术品交易还得“悠着点”
胡某听完,觉得自己上了陈某的当。于是几次找到陈某要求其将那只甜白釉龙凤纹碗退还,而陈某却称其已经将碗转赠朋友。胡某五次三番催讨无果,一怒之下将陈某诉至法院。
园区法院受理该案后,约见了被告陈某。陈某表示,古玩行业内的交易有业内的规矩,如何定价买卖全凭买卖双方对古董的鉴别能力,即使买进假货或者将值钱的真品低价卖出也只有自认眼力不够,与人无尤,绝对没有向人要回的说法。而该甜白釉龙凤纹碗确实不值钱,且自己已转手他人,胡某的做法损害了他人的名誉也不符合行业惯例。
鉴于原告胡某坚持要取消交易,法院经过多次调解后,被告陈某为妥善解决纠纷,将碗从朋友处要回并还给了胡某,而胡某则退还了700元价款并主动承担了诉讼费用。法官则提醒:古玩、艺术品交易不等同于一般物品的买卖,按照行业交易习惯,买卖双方应以自己的技能及专业知识对交易品价值予以鉴别,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奉劝古玩爱好者,出手须谨慎。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