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介 图片新闻 法官说法 信息公开 法观中山 裁判文书 法院公告 法院文化 网上视频  
文章 来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聚焦 >> 正文
“心理报告”作量刑参考需力避司法腐败


2011-10-11 来源:中山法院网   【收藏本文
   摘要:见母亲被人捅死,两个未成年少年和父亲追上行凶者,将其打死。父亲被判刑10年之余,两名少年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告上法庭。
  ■公民意见(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见母亲被人捅死,两个未成年少年和父亲追上行凶者,将其打死。父亲被判刑10年之余,两名少年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告上法庭。龙岗法院日前在判决时,首次将法院社工帮教服务站心理咨询师作出的个性测试结果(俗称心理报告)作为重要判案依据之一,分别将两未成年被告人轻判缓刑(见昨日《南方都市报》)。
  “心理报告”作为量刑依据,很多人以往既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同样也没有看到法律和司法解释有相关规定,恐怕会产生狐疑:这是不是违法裁判,会不会造成司法滥用权力、司法腐败呢?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心理报告”。据报道称,龙岗法院社工帮教服务站心理咨询师多次到看守所与两兄弟沟通,在深入了解其内心想法后,对其进行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结论认为其对社会的仇视程度很低,没有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因此,这个“心理报告”所起到的作用是,证实他们“对社会的仇视程度很低,没有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换一句话说,就是对他们轻判,实际上对社会不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人身危险性低、再犯可能性小、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在量刑上从轻,是有理论依据的。对于一个被告人,法律之所以要判处他相应的刑罚,是基于两种考虑,一种是报应,一种是预防,也就是说,社会要对他所犯的罪进行惩罚,同时考虑到他所具有的危险性,要预防他重新犯罪,危害社会。如果一个被告人,他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倾向,是惯犯、累犯等,那么,他对社会再次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就更大,那么,法律就要对他处更重的刑罚,以加强对社会的预防;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是偶犯、激情犯、过失犯等,他们反社会的倾向比较小,对社会再次产生危害也比较小,那么,法律可以对他处更轻的刑罚。(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并且,尽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人身危险性小作为从轻、减轻的依据,但法律给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常常运用“酌定量刑情节”对被告人从重、从轻裁判,而人身危险性就是法官经常考虑的“酌定量刑情节”之一。从本案来看,两名未成年被告人虽然犯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但他们是从犯,且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两人未成年,法官再综合对他们“心理报告”揭示出的他们人身危险性比较低等因素,判处他们的缓刑,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反而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体现了司法“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并且,作为一种测试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新形式----“心理报告”,其实不仅可以在这个案件中适用,在今后类似的案件中都可以推广,用以帮助法官更为准确地了解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不过,作为新形式的“心理报告”,如果没有严格的程序和严密的防范措施,也可能被操纵、造假,导致权力滥用,引发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正如某些地方的精神病鉴定一样,五花八门,乱象丛出。因此,在推广“心理报告”的同时,也要对相应的鉴定机构、鉴定人资格以及鉴定委托程序进行规范,避免成为新的司法腐败的源泉。 
 
  打印】【关闭

最新图文
金蝉脱壳、瞒天过海……如此拒执,真“刑”!
“我们安心、放心!”
三张 “良方”
“同心网”+1
最新要闻
·委托他人买股票血本无归
·产后患抑郁症酿惨案年轻妈妈溺死亲
·利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4000
·女出纳侵占300余万炒金获刑
·轿车逆行撞的士驾驶人肇事逃逸
·顾客洗桑拿被盗22万余元财物
·男子不愿入传销组织被体罚致死
·保安厂内锤砸前妻后自杀
·抢劫遭抵抗杀死前雇主一“90后”
·热心救人者竟是肇事者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兴中道16号  邮编:528403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0760-88868294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值班室 :0760-88880600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1053359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