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介 图片新闻 法官说法 信息公开 法观中山 裁判文书 法院公告 法院文化 网上视频  
文章 来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聚焦 >> 正文
老字号眼镜店因一副太阳镜惹上商标侵权官司


2013-02-18 来源:中国法院网   【收藏本文
  江苏海安某老字号眼镜公司经营时间长达10余年,可谓是海安县城眼镜经营业的鼻祖,在业内享有极高声誉,没想到却因为销售一副太阳镜而惹上商标侵权官司并被判承担侵权责任。2月16日,随着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书的送达,这起因销售品牌偏光太阳镜引发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终于画上句号。法院判决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合计8000元,并在当地主流报刊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白手起家辛苦经营十余载

  海安某老字号眼镜公司经营者袁某是土生土长的海安本地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掌握一定配镜专业知识的他决定投身商海。1997年,袁某在海安县工商行政管理中心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眼镜公司,并在该县的重点中学附近开了一家眼镜店。在全家人的悉心经营下,眼镜生意越做越好,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很多学生与家长均慕名而来。于是,袁某寻思着扩大经营规模,便在县城又选择两处门面开了分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城里的眼镜店越来越多,经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袁某的眼镜店由于经营时间长,品牌质量有保障,加上其服务价格合理公道,生意依旧非常红火。为紧跟市场需求,袁某学习其他进驻县城的眼镜店,增加经营范围,销售太阳镜就是其中一项。

  销售品牌太阳镜被起诉

  2010年4月,浙江某光学眼镜公司的销售人员来到店里,推销“保圣”牌偏光太阳镜,袁某虽然对该品牌不甚知晓,但看太阳镜的质量尚可,价格便宜,遂以120元/副的价格先拿4副太阳镜放在店面准备试销售。可很长一段时间里,该“保圣”牌太阳镜却无人问津,袁某不禁有点后悔,但好在进货数量少,进价也不贵,便也没太挂心。直到2011年10月18日,店里来了两名顾客,进店后便向袁某提出要购买一副“保圣”牌太阳镜,袁某一听开心不已。在“狠心”报出530元/副的单价后,购买者却也没还价,在付款后便拿走太阳镜和销售发票。袁某看着走出门的两名顾客,心想:这笔生意做得真值!

  2012年6月,袁某接到法院的起诉状和传票,这才猛然想起这笔时隔大半年的生意。原来,当日那两名顾客是诉状中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及公证处人员。而自己销售给他们的那副眼镜,经原告公司鉴定为假冒原告商标的伪劣产品。诉状中,原告公司要求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立即停止侵犯“保圣”、“PROSUN”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赔偿原告8万元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6500元,并在地方主流报刊上登报声明以消除影响。

  庭审辩称“寄卖”未获支持

  法庭调查中,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声称其销售行为系替他人寄售,并提交2010年4月13日浙江某光学眼镜公司开具给自己的收据,收据中载明交款单位为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交款数额为480元,交款事由为“保圣眼镜4付(副)预付款”,用以证明自己出售“保圣”太阳镜系寄售行为。同时辩称,自己并不知晓浙江某光学眼镜公司提供的“保圣”“PROSUN”品牌太阳镜是假冒伪劣商品。

  审理中,法庭认为,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虽然当庭提供了盖有浙江某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印章的收据原件,但未得到浙江某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的确认,且开具时间距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发现侵权事实也有一年半之久,而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出售被控侵权眼镜的销售价格(530元/副)又明显高于收据中的购买价格(120元/副),有违常理,不符合替他人寄售商品的通常特征。即使侵权产品来源于他处,但该产品标明的生产厂家及品牌均为原告及所属商标,与所谓寄售方浙江某光学眼镜公司明显不符,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判断也能区别,作为销售眼镜的专业企业,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更应当知道该产品系侵权产品,但却仍对外销售,故对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的该项抗辩意见不予采纳。

  法院认定侵权判决赔偿

  海安县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通过核准受让方式取得了“PROSUN”注册商标专用权,并经核准注册了“保圣”商标,核准使用于商品第9类。上述商标均处于注册有效期限内,因此,厦门某实业公司对上述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本案中,被告老字号眼镜公司销售的涉案偏光太阳镜,属于“保圣”、“PROSUN”注册商标所核准登记的商品范围,为相同商品。被控侵权产品的镜盒、镜架、镜片、吊牌、说明书等多处使用“保圣”、“PROSUN”标识,经过比对,涉案偏光太阳镜的标识字体、颜色与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依法享有的注册商标“保圣”、“PROSUN”视觉上并无差别。但经庭审比对,该产品与原告产品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虽然该产品吊牌及说明书上标有“总代理/授权制造:厦门某实业公司”,但显而易见系假冒产品。

  综上,法庭结合案情考量,依法判决被告海安某老字号眼镜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侵犯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酌情赔偿原告厦门某实业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合计8000元。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在《海安日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丁隽  打印】【关闭

最新图文
打官司怎么写起诉状?“满分攻略”来了!
聚焦!
中山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赋能知识产权保护 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最新要闻
·委托他人买股票血本无归
·产后患抑郁症酿惨案年轻妈妈溺死亲
·利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4000
·女出纳侵占300余万炒金获刑
·轿车逆行撞的士驾驶人肇事逃逸
·顾客洗桑拿被盗22万余元财物
·男子不愿入传销组织被体罚致死
·保安厂内锤砸前妻后自杀
·抢劫遭抵抗杀死前雇主一“90后”
·热心救人者竟是肇事者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兴中道16号  邮编:528403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0760-88868294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值班室 :0760-88880600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1053359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