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急于发财的父子,为了让加工售卖的牛肉鲜红好卖,竟然把工业亚硝酸钠等对人体有害的原料掺入牛肉中,不到两年制售毒牛肉10.81万斤,获利51.3万元。5月23日,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徐以刚、徐建有期徒刑二年和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分处罚金10万元和5万元。
同时,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建议,对父子二人适用禁止令,禁止其在两年内从事食品药品生产、销售活动。
今年53岁的徐以刚和儿子徐建都是初中文化,看着别人在外面赚大钱,父子俩很眼红。2010年12月,徐以刚父子利用自家的住所开了肉牛屠宰、加工作坊。他们从养殖场收购生牛,然后在屠宰场内进行屠杀,加工成熟牛肉后销售。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徐以刚发现人们对市场上颜色鲜红的牛肉比较青睐,这种牛肉往往比较好卖。经过打探和研究,父子俩学会了给牛肉“美容”。他们购买工业亚硝酸钠等化工原料、染料,生产出了鲜艳好看的“上等牛肉”。徐建将这些红艳诱人的牛肉拉到农贸市场批发销售,深得肉贩们的欢迎。
由于毒牛肉与正常牛肉的品相不同,人们不免对徐以刚父子出售的牛肉产生了怀疑。有时在酒后,徐以刚父子也会透露“发财秘诀”。2012年7月,制作毒牛肉一事被人举报至公安机关。警方当即派人前往徐以刚父子的作坊进行检查,当场查获生牛肉300公斤、牛肚102公斤,并查获大量工业原料亚硝酸钠等制作毒牛肉的原材料。
经审讯,徐以刚父子交代,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他们几乎每天都制作毒牛肉,每天可以卖出三头牛的肉,大约200余斤。
对于这些毒牛肉卖给了谁,二人交代,他们是做批发的,大多卖给了一些散户,比如饭店、单位食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