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向前一步”,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法庭虽小,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却有着大担当。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 为展现中山两级法院及人民法庭的审判职能,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推出“百姓身边的法庭”系列报道。 2021年,市中级法院出台《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五化”工程,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在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背景下,中山市7个人民法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认真贯彻强基导向,在为民办实事中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该组系列报道先后走进火炬开发区人民法庭、古镇人民法庭、坦洲人民法庭、东凤人民法庭、沙溪人民法庭、黄圃人民法庭、三乡人民法庭,了解基层法庭的工作亮点和创新举措,用视频快闪和文字展现人民法庭服务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成效,助力中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今日介绍:黄圃人民法庭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黄圃人民法庭(下称“黄圃人民法庭”)坚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锚定专责主业,积极探索创新,以“家和、商亲、智服”为切入点,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其家事审判模式成为市域治理创新品牌、获市直机关创新大赛二等奖并晋级全省决赛,与南头商会诉调对接机制被广东省工商联以“新时代商会调解的‘枫桥经验’”予以肯定和推介,全天候智慧诉服广受好评,为推动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基层力量。 
●黄圃人民法庭法官开展普法工作。 黄圃人民法庭家事审判单元近年案件调撤率达62%以上,家事法官黄燕芳获评全省法院调解专家。黄圃人民法庭还与中山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镇综治、妇联、社区组成调解帮教团队,建立家事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与司法、调解组织衔接建立指导调解和司法确认互动机制;依托镇心理服务平台、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建立心理健康指导机制。 此外,黄圃人民法庭积极推广“两个一站式”建设。一是通过移动微法院,实现立案、缴费、开庭、阅卷等多项业务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满足信息时代人民群众多元便捷的办事需求。 二是推进三源共治,主动把法庭工作融入市和镇党委、政府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三是布局人民法庭现代化转型,改造升级诉讼服务中心,引入24小时自助诉服终端、智能流转云柜等,打造诉讼服务能力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流程制度规范、信息化水平突出的“百姓身边的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