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向前一步”,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法庭虽小,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却有着大担当。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 为展现中山两级法院及人民法庭的审判职能,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推出“百姓身边的法庭”系列报道。 2021年,市中级法院出台《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五化”工程,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在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背景下,中山市7个人民法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认真贯彻强基导向,在为民办实事中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该组系列报道先后走进火炬开发区人民法庭、古镇人民法庭、坦洲人民法庭、东凤人民法庭、沙溪人民法庭、黄圃人民法庭、三乡人民法庭,了解基层法庭的工作亮点和创新举措,用视频快闪和文字展现人民法庭服务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成效,助力中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今日介绍:沙溪人民法庭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沙溪人民法庭(下称“沙溪人民法庭”)位于“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山市沙溪镇,主要负责审理辖区及周边大涌镇、西区的各类民商事案件,现有干警21名,其中法官7名,法官助理8名。 沙溪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支部现有党员9名,78%的党员为法官。沙溪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特点,不断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化“庭所共建”机制,推动司法行政机构参与人民法院诉调对接、诉源治理、基层治理和普法宣传等工作。 
●群众给沙溪人民法庭法官送锦旗。
近年来,沙溪人民法庭主动参与辖区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服务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认真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同驻点村居联系沟通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落实普法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工作,前往辖区中学、街道开展校园普法、模拟法庭、民法典宣讲工作。深入基层主动作为,沙溪人民法庭法官分别前往辖区综治部门调研,共商基层治理,并与辖区内三个司法所共同签订“庭所共建”协议。创新开展“多元化调解”项目,结合法庭受理案件特点,通过调解形式、时间、参与方多元化等提高当事人参与调解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成效显著。 下一步,沙溪人民法庭将继续以“庭所共建”“多元化调解”为契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共享,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