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开庭!”正值金秋学习季,随着一声声法槌敲响,一场场在全市高中校园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拉开了帷幕,“沉浸式”的庭审体验成校园热门法治课。 本年度的模拟法庭活动以“民法典护航成长
网络保护照亮未来”为主题,由市中级法院根据一起真实校园“网络开盒”行为引起的侵权民事案件创作剧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融入其中,聚焦预防网络暴力、人格权保护等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活动中,来自全市29所高中的高一学生分别饰演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证人等角色,严格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完整演绎庭审全过程,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零距离”法治课。 “现在宣布法庭纪律!”随着“审判长”法槌敲响,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由学生分别饰演的审判长等角色逻辑清晰、神情庄重,围绕剧本完整还原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法定流程。其中在激烈的法庭辩论环节,原被告双方围绕案件核心焦点展开交锋,言辞恳切且逻辑清晰,充分展现出对剧本的扎实理解与精彩演绎。在最后法庭宣判环节,“审判长”当庭宣读
“判决结果”,明确双方责任,并对 “原被告”
进行法庭教育,强调 “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间矛盾需通过正当渠道化解”。 
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神情专注、表达流畅,将角色的情感与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场师生仿佛置身真实庭审现场。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跳出课本,在角色代入中深化对“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的理解。 
模拟庭审结束后,由两级法院担任各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进行专业点评,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得到法治副校长们的高度肯定,认为同学们不仅精准还原了庭审流程,更理解了案件背后的法律精神。点评结束后,法治副校长结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知识及相关典型案例讲解,引导学生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法律知识互动抢答环节则点燃了全场热情。现场学生们积极举手、踊跃作答,在趣味互动中巩固法律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法治知识的热情。 
模拟法庭现场教学活动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长“香山星火”青少年法治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荣获2025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典型表彰,成为全省校园法治教育的标杆项目。 
每年的9月至12月,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模拟法庭现场教学活动如期开展,该项目已连续12年成为中山高中学生珍贵的“集体记忆”,今年截至目前已开展了12场。本届活动的创新点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融入真实的案例,让同学们在排演过程中体验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也是中山法院与网信等多部门协同开展网络治理,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积极网络环境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中山法院将持续推进‘香山星火’青少年法治教育计划,推动法治宣传与校园教育同频共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成为法治教育的‘主角’,打造更多具有中山特色的创新普法品牌。”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