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经到来,回望2024年,有怎样的足迹值得铭记?中山广播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山平台连线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立案一庭副庭长秦燕面对面交流“调解超市”,司法为民的点点滴滴。一起关注:特别企划《我们的自信——2024·中山经济社会建设回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山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四个自信”,紧密结合中山实际,积极探索,奋力拼搏,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山全市288个村社区百分百建立了村居民议事厅,累计开展协商活动超2.5万次。解决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超3000个,对于那些老友茶记解决不了的问题,群众还可以来“调解超市”。 ▲1月2日,2025年第1个工作日的中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我的案件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今天通过中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诉前联调工作室,参加一个网上的调解。”当事人李先生说。这是一起“调解超市网店”顺利调解的典型案例,仅用时半小时,案涉标的额400多万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就在线上顺利调解结束,双方达成合意,并在线上签署了调解协议。同时,法官全程指导,当日下午便出具了司法确认书,用最短的时间让案结事了。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秦燕说,该案从移送到调解员手中,到调解法官出具司法确认仅用时7日。“它一方面可以为案件的当事人节省了4万多块钱的诉讼费,让两个公司迅速的可以开展正常的经营和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法院减少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让有限的司法资源投入到其他案件的审理中。” ▲秦燕引导群众自助立案 “调解超市”说的是中山以法院为主体,协调公安、司法、银保监等部门组成专业调解工作室,以超市式的自由选择方式,让群众寻求全方位的调解服务。秦燕说,“共有8个专业调解工作室,32名特邀调解员常驻办公,群众可以自由地选择调解员,选择线上还是线下的调解方式、调解的时间地点,还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司法确认。”这是一项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崭新制度的建设。 目前,中山在全市设立了100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建立了一支600多名专兼职调解员的队伍,有效对接各类型调解组织,形成跨部门、全地域,市、镇街、村居三级全覆盖的调解网络。 “2023年全市法院通过诉前多元解纷机制,成功化解纠纷38747件。2024年1-11月成功化解了51428件纠纷,同比增长了41.71%。让大量民间纠纷化干戈为玉帛,实现诉讼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秦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