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你们看一下这个调解笔录行不行?”调解员冯丽珊向原告刘某、被告谭某问道。刘某、谭某齐声说:“没问题,谢谢!其实我们原本是好朋友的,都不想上法庭闹得难看,现在案件这么圆满地调解,我们挺满意的。 ”这是近日发生在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黄圃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黄圃法庭)商事调解室内的一幕。法官和调解员细心梳理案件纠纷的关键点并耐心劝导二人,成功化解了这起因利息问题引起的借贷纠纷案件,促使曾经反目的二人握手言和。 近年来,黄圃法庭结合法庭工作实际、辖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需求,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聚焦“商事调解”和“家事审判”这两项重点工作,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好友借款起纠纷,倾力调解续友情 “朋友间互帮互助本是令人称颂的事,但因后续利息问题,双方矛盾激发,经过我们耐心调解,当事人因借款问题产生的嫌隙得到了弥合。”提起不久前调解的那起借款纠纷案例,法庭承办法官吴婷记忆犹新。 
▲吴婷法官在商事调解室内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当日,在黄圃法庭特别设置的商事调解室内,原告刘某称被告谭某欠其借款本金、利息多达18万余元。被告谭某辩称其有断断续续地支付过利息。原告刘某承认谭某有支付过利息,但是不清楚其支付的总金额。 调解员冯丽珊听了双方的诉辩,将意见反馈至承办法官吴婷。吴婷仔细查阅了原、被告提交的转账记录等证据材料,发现案件的焦点为双方是否有约定利息、利息的标准以及是否支付利息。随后,当事人就利息问题发表意见,最终刘某、谭某一致确认了有约定利息及利息的标准。随后,调解员、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一笔笔核对谭某的转账,将作为利息的转账剔除出来,并将超出利息标准的款项予以抵扣,核算出来最终的本金、利息金额。 最终,原告刘某亦同意在利息方面对被告谭某作出让步,被告谭某也表示会尽快偿还借款,冯丽珊随后组织双方签订了调解笔录。 近年来,黄圃法庭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区功能设置,在法庭内设置专门的商事调解室、特色家事审判区和心理疏导工作场所。借助温馨的场所有效降低法庭刚性诉讼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感,缓解当事人诉讼焦虑。据统计,近三年来,该法庭已为群众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上万人次。 “法院+商会”联动调解,高效化解涉企纠纷 结合辖区矛盾纠纷和产业发展的特点,黄圃法庭自2013年起,充分整合法庭和商会资源,与南头商会共同搭建了诉调对接工作站,并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设立了南头商事巡回法庭,为辖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庭商共建、共治共享的高效解纷机制。 中山某知名的混凝土企业在与佛山一家管理公司签订《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后,如期履行了供货义务。然而,截至2024年5月,佛山公司仍有204万的货款未结清,尽管中山企业多次催讨,对方却未能如约支付。无奈之下,中山混凝土公司选择了诉诸法律,要求支付欠款及违约金、律师费等总计227.5万元。 
▲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纠纷。 双方因尾款到期未支付问题产生争议。尽管被告资金困难,但根据合同法规定,这并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正当理由。原告企业已履行了其主要义务,而作为违约方的被告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有效化解纠纷,黄圃法庭与南头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合作,利用商会资源参与调解。资深调解员梁锦星主持调解,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己见,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分期支付款项的调解协议。这个案例也在2024年年底入选全国工商联2024年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获得全国推广。 通过整合商会资源,发挥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搭建起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有效提升了商事纠纷。截至2025年3月,该机制已成功化解商事纠纷近1384宗,化解争议金额超1.6亿元,调解成功率达98%。 据悉,黄圃法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的“法院+商会”稳企安商的工作机制于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获得全国推广。 家事巡回法庭就地解决家事纠纷 “走,我们一起回家!”看着阿成一家四口,面带笑容地离开法庭,一如多日阴雨后终现的阳光,黄燕芳法官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阿成和阿美半年前离了婚,10岁的小明随阿成生活,小明的弟弟则随阿美生活。不料,阿成常将对阿美的怒火发泄到小明身上,多次以管教为名对其进行谩骂殴打。最严重的一次,致小明头部、眼睛多处受伤,阿美代小明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官与心理老师共同调解家事纠纷。 黄圃法庭法官黄燕芳收案后,立即安排于次日对该起案件进行了不公开听证,为从根源上化解两人矛盾,决定采取“法院+妇联”方式合力化解,特邀黄圃镇妇联代表参与听证会。法院当庭作出禁止被申请人阿成对申请人小明实施家庭暴力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并联合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对阿成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为了小明今后能身心健康地成长,黄燕芳决定在检察官和妇联干部共同见证下,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小明的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并对阿成开展第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合力化解这一对离婚父母的“心结”。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近年来,黄圃法庭以家事审判为切口,积极探索创新家事审判新模式,在辖区各镇区设立家事巡回法庭,联合基层组织就地解决家事纠纷。 黄圃法庭负责人介绍,法庭调解员与市心理辅导团队和检察院、综治、妇联、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帮教团队,把调解工作贯穿于婚姻家庭纠纷处理全过程。据统计,2024年至今共办结婚姻家事纠纷279件,其中调解撤诉157件,调撤率为58.58%。 “近年来,我们还坚持融入‘妈妈岗’品牌创建,安排法官参与心理咨询服务和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同时强化法庭党支部与村、社区、学校党支部沟通衔接,法官定期下沉一线积极参与前端治理,化解基层管理风险,提供专业法律指导。”黄圃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牢牢把握作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项目第一批重点培育对象的重大机遇,结合法庭工作实际,持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积极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扎实推动法庭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保障辖区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