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介 图片新闻 法官说法 信息公开 法观中山 裁判文书 法院公告 法院文化 网上视频  
文章 来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观中山 >> 正文
90后容留多人吸毒被判刑


2012-06-13 来源:中山日报 2012-06-13 第 6358 期 A6版   【收藏本文
市第一人民法院昨日举行毒品犯罪公开审判。图为庭审现场。

  这个月是全民禁毒宣传月,昨天下午,市第一人民法院公开宣判4宗涉毒案件,启发中学300多名学生旁听集中宣判和观摩庭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第一人民法院收到涉毒案141件150人,其中贩卖毒品罪131件140人,非法持有毒品罪9件9人,容留他人吸毒罪1件1人。
  ■涉毒案件数量每年增长约20%
  据市第一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近五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收案333件399人,2010年收案415件486人,2011年收案356件396人,而今年上半年收案141件150人。
  市第一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陈炳红分析,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大概每年约20%的增长。其中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结案数有所回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危险驾驶犯罪呈井喷式增加所造成。
  ■以贩卖海洛因为主
  综合分析已受理案件,从作案手段看,以贩卖海洛因为主,且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而涉及冰毒、氯胺酮、麻古等新型毒品的案件绝对数有所回落。市第一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黄剑烽介绍,从近年审理的涉及新型毒品看,犯罪地主要集中在卡拉OK、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部分经营者为吸引顾客,对在其经营的娱乐场所内吸毒、贩毒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甚至一些不法经营者与贩毒分子勾结,为消费者提供毒品。新型毒品的案件数有所回落,主要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所致。黄剑烽认为,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是打击新型毒品犯罪行之有效的途径。
  ■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从犯罪主体来看,毒品犯罪案件的犯罪主体以低学历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其中有前科人员作案所占比重较其他犯罪为多,且呈现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
  陈炳红认为,从现实角度来说,毒品案件的刑满释放人员以及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时往往因吸毒的经历受到歧视,极易重新吸毒甚至犯罪,必须对其有效监管。
  另外,由于部分毒品犯罪分子身患艾滋病、肺结核之类的严重疾病,我市的羁押场所不具备关押条件,该类人员往往抓了放,放了抓,形成不受法律制裁的假象。该类人员自恃有病不能被关押,经常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重新犯罪,造成恶劣影响。对此,应该加大羁押场所建设的投入,针对该类人员设置专门关押场所,配置相应的医疗条件。
招待所里藏毒品
  绰号“大眼”的陈某是中山本地人。从2010 年开始,他以小汽车为贩毒工具,在西区金马酒店等处,向吸毒人员祝某贩卖毒品。两三年来,陈某利用两个手机号码作为联系方式,向多位吸毒者贩卖毒品。
  去年6月1日,在石岐区新时代广场百货招待所里,陈某和另一同犯范某被当场抓获,现场缴获毒品50 多克及贩毒工具、账本及现金等物。
  尽管陈某否认自己贩卖毒品,但吸毒者阿蓉和阿军均证实,自己多次从陈某处购买毒品吸食。
  宣判现场,唯一的女被告人范某一直低着头,从19岁就开始吸毒,至今已有7 年吸毒史的她说,“肯定特别后悔,但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原来,范某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妈妈对其比较溺爱,即使知道她吸食毒品后,看她痛苦发作,也不忍心让其去强制戒毒。一年回一两次家的范某平时虽然任性,但一直坚持不在妈妈面前吸毒。范某回忆,当年19岁,专业学舞蹈的她正面临毕业实习,初恋又刚分手,因承受不了分手的痛苦,每天晚上和其他几个同学在夜总会里跳舞走穴,这才接触到毒品。一吸即上瘾,几年来虽说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但最后仍然走上以贩养吸的道路。“贩毒都是因为吸毒。”范某说,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陈某,之所以跟陈某一起贩毒,就是为了筹毒资
90后容留多人吸毒被判刑
  1992 年出生的小张出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2012年1月开始,他陆续提供其租住的三乡镇平南村园林西区三巷8 号的两间出租屋作为吸毒人员吸食毒品的场所。
  根据警方查明,1月10 日晚,小张与吸毒人员袁某分别出资人民币100元购进冰毒后,容留吸毒人员钟某等四人在其中一间出租屋吸毒。1月15日下午,小张又与吸毒人员钟某共同出资购进冰毒,容留钟某等3 人在另外一间出租屋吸毒。第二天晚上,小张独自出资购买冰毒,再次容留钟某等3人吸毒。
  第二天,即1月17日,公安人员在两间出租屋内将小张与钟某等4 名吸毒人员抓获归案,当场从钟某身上缴获毒品1 小包,经检验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净重0.2克。
  市第一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小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文\记者 陈健儿 通讯员 周祖龙 刘运林 苗万文 图\记者 夏升权  打印】【关闭

最新图文
首份调查令,破解仲裁取证难题
府院联动,一场面向行政执法人员的示范庭审
擅自变更用电类别“偷电”?法院判了
香港学生在中山的一场法治之旅
最新要闻
·委托他人买股票血本无归
·产后患抑郁症酿惨案年轻妈妈溺死亲
·利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4000
·女出纳侵占300余万炒金获刑
·轿车逆行撞的士驾驶人肇事逃逸
·顾客洗桑拿被盗22万余元财物
·男子不愿入传销组织被体罚致死
·保安厂内锤砸前妻后自杀
·抢劫遭抵抗杀死前雇主一“90后”
·热心救人者竟是肇事者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兴中道16号  邮编:528403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0760-88868294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值班室 :0760-88880600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1053359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