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扇门跑断腿”到“一扇门解千结”,在春申湖畔,一场基层治理生态的蝶变正在发生。 综治中心具有与群众联系密切、群众基础好、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不仅是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社会治理的实战平台,还是矛盾纠纷“集散地”和社会治理“晴雨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自入驻区综治中心以来,便派驻审判诉服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提供指导调解、释明引导、先行调解等工作。同时,与入驻综治中心的多家单位横向集成联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动态化服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纷模式。 “真是要感谢张大姐帮我们把这件事解决了,我也不想走到法院打官司那步……”在谢家集区综治中心,李某拉着谢家集区法院退休法官张霞的手连声道谢。 1月5日,王某驾驶的私家车与李某驾驶的网约车发生追尾,双方车辆均受损,无人员伤亡,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车辆损失由保险公司理赔。事故后,李某认为,王某的过错导致自己在车辆维修期间无法继续运营网约车,要求王某赔付损失,对此王某不认可并拒绝赔偿,无奈,李某来到法院“求医问药”。 谢家集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事件经过后,认为该纠纷事实清楚,争议不大,遂立即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在得知均有调解意向后,立即引导双方当事人到综治中心进行面对面调解。 为打消王某对事故责任认定的疑问,张霞邀请了综治中心交警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王某进行专业答疑,形成化解合力。张霞积极与综治中心沟通协作,针对该纠纷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耐心地与双方沟通,释法析理,逐渐让王某转变态度,最终,王某同意赔偿李某450元,李某也体谅王某的实际难处,双方握手言和。这起交通事故纠纷在综治中心得到了妥善解决。 自谢家集区法院入驻综治中心以来,充分发挥“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效能,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法院 + 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将诉讼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深度融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快速分流与高效化解。 资深法官“用心调”,多部门“组合调”,调解结果有效力,人民群众“放心调”。下一步,谢家集区法院将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将工作端口持续前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以法治“善为”促基层“善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