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要求,中山两级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全力打通人民法官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调研促发展 近日,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廖万春带队分别前往黄圃镇和横栏镇调研“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市第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嘉浩等陪同调研。 
黄圃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由廖万春院长挂点联系黄圃镇的市域治理创新项目。调研组一行在黄圃镇实地了解了在镇综治中心设置的心理服务站、村(社区)设置的心理咨询室等工作进展。廖万春院长指出,下一步法院与黄圃镇党委政府要加大资源整合,建立工作、人才、专家互相衔接的工作机制,联合处理类型化矛盾纠纷,特别是做好妇女儿童保障和家事纠纷化解工作,让“社会心理服务”成为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的品牌。 
在横栏镇,调研组一行到六沙村调研“人民法官下村居”定点联系情况,对村内主要矛盾纠纷类型进行了解。该村党委书记就“人民法官下村居”中驻村法官的实施方式、便民举措、实际效果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针对六沙村提出的关于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廖万春院长表示,要把驻村法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优,与驻点法官做好对接联系,通过法官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可能引发的纠纷,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将村居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下一步,中山法院将继续加强与镇区的沟通、联动,落实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工作部署,共同努力让司法服务关口前移至基层群众身边,切实为群众解决难点痛点问题。 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新格局 11月26日上午,市中级法院民三庭全体成员赴翠亨新区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座谈会。会上,村居代表、法官代表分别发言,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所长,携手精诚合作,认真履职尽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村居社会综合治理新格局共同努力。 
民三庭庭长马军表示,将全力配合深入推进“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并就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要建立良好的“法官定点联系村居”工作机制,提前共同做好矛盾调处工作,努力将村居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民三庭副庭长焦凤迎指出,“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是司法为民与公正司法的深入融合,也是我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由法官对村民开展普法,提升村民的法律知识,有利于在源头上避免纠纷。 接下来,挂点村居的法官们将在基层解纷、矛盾化解、巡回审判、宣传普法、便民服务、化解风险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重点着力,与各村居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非诉纠纷化解,打通人民法官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下村居解疑惑 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完善诉源治理体系建设,协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非诉纠纷化解,日前,市中级法院民四庭一行前往南朗街道开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 
在南朗街道,市中级法院法官与南朗街道工作人员针对行政事权下放的权责划分、农村集体成员间的土地转让手续办理、青少年网络打赏与游戏充值的效力认定以及能否追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场的村居代表们表示,法官送法下村居,让他们的诉求得到反映,矛盾得到化解,权益得到保障。 “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为法官与基层群众的双向互动建立了渠道,有助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非诉纠纷化解,打通人民法官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平安中山、法治中山、善治中山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