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一法院坦洲法庭高效化解一起因“工改”搬迁引发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缘起土地租赁纠纷,涉案金额超1100万元 案件缘起于2001年,某村委会与某制冰公司签订了《租地合同书》,双方约定将某村的一片自留工业用地出租给制冰公司使用,租赁面积约为1.27万平方米,租赁期限自1999年11月至2030年12月31日,租期30年。 ▲制冰公司搬迁前状况。 2023年,某村委会对村里低效工业区园进行升级改造,向制冰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及收回土地。制冰公司以租期未届满为由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称公司在合同签订后在该土地上兴建了厂房、办公楼、宿舍、饭堂等基础设施。 ▲涉案公司搬迁前状况。 某村委会“工改”项目土地面积共计6.14万平方米。起初,村委会为加快“工改”进程,避免诉争,愿意给予制冰公司一定补偿,但制冰公司要求补偿850万元,双方争议过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无奈之下,村委会将制冰公司诉至市第一法院,主张合同中超过20年的租赁部分应属无效,合同关系在2019年届满20年后,双方形成了不定期租赁关系,村委会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土地。 制冰公司则坚持认为合同期限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主张合同仍然有效,并反诉村委会要求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100万元。 法院判决:村委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土地 因案涉合同期限久,时间跨度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但对于超过二十年之后,租赁双方继续租赁如何认定的问题,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为此,承办法官梁华乔深入分析规则、查阅类案裁判,探究租赁期限的最高限制规范目的,明确“租赁期限超过二十年后继续租赁的,形成不定期租赁关系”的裁判规则。 经审理,市第一法院认为双方在2019年后形成不定期租赁关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不定期租赁关系可由任何一方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后解除,最终判定村委会有权解除案涉合同,可依法收回案涉土地。 另外,制冰公司承租案涉土地后建设的厂房、办公楼、宿舍等为临时建筑,使用期限仅为3年,到期后公司并没有办理延长使用期限的批准手续,而继续使用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长达20多年。据此,市第一法院判定制冰公司反诉主张的1100万元赔偿无法律依据。 制冰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市中级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结更要事了,完成搬迁才是头等大事 二审裁判结果出来后,梁华乔法官并没有放松,而是持续关注工改项目进程。“这个制冰公司规模很大,你们也要给公司一定的时间搬走。”梁法官马不停蹄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协调,为双方当事人提供合理意见。最终村委会听取法官建议,给予制冰公司合理的搬迁时间。制冰公司于2024年11月10日自行完成搬迁,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案涉土地顺利交还村委。 ▲某村工改项目规划范围(搬迁后)。目前,案涉工改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案涉工改项目现状。 该起涉“工改”纠纷的依法化解是法院定分止争的鲜活样本,接下来,中山法院将持续发力,助力低效工业园改造,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效司法服务保障中山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