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我们发现他们的车了!在横琴的工地上!”近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三乡法庭卓登辉法官接到一通电话,一起因被执行人玩“躲猫猫”而陷入停滞的案件,迎来了关键转折。 
▲寻找“消失”的泥头车。 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涉案标的约40万元。判决生效后,两名被执行人(公司)却迟迟不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法官虽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的10台大型泥头车,但申请执行人却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两家公司是空壳公司,车也早就下落不明了……” 
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直至近日申请执行人的一通紧急来电打破僵局:“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工地!”这一线索让执行团队既看到突破希望,也倍感压力。据了解,涉案泥头车体型庞大、数量较多,若在施工繁忙的工地强行扣押,不仅可能引发冲突,还可能打草惊蛇导致车辆再次被转移。 为确保执行顺利,卓登辉法官派法警先行化装侦查,摸清了车辆的详细分布:2台故障车停在工地附近,2台停在工地门口。情况明朗后,一个详尽的执行方案被迅速制定。 
行动当天,执行团队直奔现场,吊车率先将2台故障车吊离现场,随后,队伍迅速控制住停在工地门口的另外2台。“法官,还有一台车停在附近的开放式停车场!”申请执行人激动地补充道。卓法官立即协调警力,火速赶往第三个地点,成功将第5台车辆控制。至此,5台大型泥头车全部被依法扣押,整个执行过程环环相扣,有序高效,未发生任何冲突。 
从线索核实到精准跟踪,从排查障碍到整车吊装……三乡法庭执行团队以
“钉钉子”精神啃下了“硬骨头”,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也为案件的破局提供了强大助力。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更坚定的决心与有力的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切实提升执行效率与兑现率,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实现。
|